文 吳澤源 編輯 楊靜茹?? rwzkhouchuang@126.com
?
年逾七旬的法國導演菲利普·加萊爾,最近幾年成為藝術(shù)片影迷的新寵。他的風格介于戈達爾與侯麥/洪尚秀之間,同時具有前者的左派激情,和后兩者對兩性情感關(guān)系的執(zhí)迷。但他的作品既不像前者那樣激進極端,也不像后者那樣視角犀利、金句頻出。而他缺乏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jié),和不愛使用大明星的偏好,都讓他只能成為小眾寵兒,難以“晉升”為更多觀眾的心頭好。
?
自入行開始,加萊爾就一直把自己定位于電影世界的邊緣:他的電影有著家庭作坊般的制作方式,而電影內(nèi)容本身,則一直在書寫著那些或?qū)儆谧晕?、或?qū)儆谌伺c人之間的私密情感?!堆蹨I之鹽》是其創(chuàng)作方法的又一個例證:這些“鹽分”不僅是眼淚凝固后的結(jié)晶,還指代在黑白膠片影像上躍動的銀鹽顆粒,而這正是加萊爾在數(shù)十年間的創(chuàng)作中試圖做到的事情——為那些私密又轉(zhuǎn)瞬即逝的情感留下物證。
?
60年代之子
?
如果說當下還存在著法國新浪潮精神的繼承者,那么加萊爾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人選。畢竟他在年輕時實打?qū)嵉貫楦赀_爾的劇組打過工,并且因為聽信了戈達爾從來不為電影寫劇本的謠言,在生涯前十年毅然走上了無劇本創(chuàng)作的險途。而在中后期創(chuàng)作中,他則執(zhí)著于展現(xiàn)年輕人的愛與幻滅。就像電影網(wǎng)站MUBI所說的,他在試圖用一己之力,延續(xù)法國新浪潮關(guān)于咖啡館和臥室的詩篇。
?
加萊爾風格中的另一部分給養(yǎng),來自1960年代末紐約地下電影的先鋒精神。彼時的他與安迪·沃霍爾相互欣賞,漸漸走進了后者的“工廠”圈子,并與沃霍爾的寵兒名模兼歌手Nico(就是那位為“地下絲絨”首張專輯獻唱的神秘女子)開始了一段長達十年的關(guān)系。這段關(guān)系被海洛因、劇烈的情緒起伏和兩人合作的七部晦澀的實驗電影所銘刻。在他們分開十年后,年僅49歲的Nico離開了人世,她的陰影則縈繞在加萊爾之后十余年的作品中。
?
戈達爾和Nico的影響,為加萊爾在轉(zhuǎn)向劇情片后的早期作品塑出了形狀。他像戈達爾一樣滿懷革命熱情,卻沒能像偶像一樣趕上好時光,只見證了革命的尾巴和革命失敗后的滿目瘡痍。《自由,夜》與《平凡情人》,講述了經(jīng)歷過1968年的左派青年們在一個未被改變的世界中的幻滅心緒;《我再也聽不見吉他聲》和《黎明前與你相遇》,訴說著生離死別給愛情與人生帶來的永恒陰影。有時候,愛情與革命的挫敗會在同一部電影中匯合,比如《夜風》。在2013年之前,加萊爾的電影屬于失敗和悔恨;它們是一座座美麗又駭人的廢墟。
?
世俗情人
?
然而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幻滅后,加萊爾似乎漸漸從絕望與自我沉溺中走了出來。2011年,他的父親莫里斯·加萊爾離世,這不可逆轉(zhuǎn)地改變了他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2013年的《嫉妒》,標志著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重大轉(zhuǎn)折:男主角依然因失敗的愛情而絕望,但在一次荒腔走板的自殺嘗試后,他回歸了生活,也回歸到了家庭賦予他的責任中。這次回歸世俗,為加萊爾之后的轉(zhuǎn)向做好了鋪墊。
?
在后續(xù)的《女人的陰影》(2015)和《一日情人》(2017)中,加萊爾事無巨細地講述著世俗男女的瑣碎糾葛。他們彼此深愛和依賴,卻總是因為新鮮感的消逝、對其他異性的好奇和對待另一方的有恃無恐,讓情感撞上礁石。但加萊爾的視角在漸漸遠離人物:他對他們依然深愛且共情,但身為創(chuàng)作者,他自身已不再受到這些情感困境的困擾,而只是把它們當作事物的必然結(jié)局,和人性的自然呈現(xiàn)。
?
這種更加成熟達觀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同樣體現(xiàn)在新作《眼淚之鹽》中。男主角Luc是個從小鎮(zhèn)到巴黎求學的青年,來巴黎的頭天就在公車上搭到了美麗天真的非裔女子Djemila,卻在回到家鄉(xiāng)后與高中時的女友Genevieve重燃愛火,又在將Genevieve肚子搞大后拋棄她。在巴黎扎穩(wěn)腳跟后,Luc又愛上了在醫(yī)院工作的女孩Betsy,但后者將他帶進了一片三角關(guān)系的泥潭:Luc必須與另一位年輕男子共享Betsy,這讓他瀕臨崩潰。
?
如果用世俗標準來衡量,《眼淚之鹽》的主角無疑是個“渣男”。但加萊爾不想對男主角的道德水平下判斷,他只是在呈現(xiàn)男主的所作所為,以及這些作為對他人和他自身產(chǎn)生的影響。在這種外在呈現(xiàn)中,我們反而看清了男主的內(nèi)在心理:他想要獵捕所有女性,但他并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他只是自己心理性不安和生理性本能的奴隸。
?
不斷拓寬的情感色譜
?
在描述男女情感糾葛的“不變”中,《眼淚之鹽》與兩部前作相比,也有著主動尋求的變化。在之前,加萊爾的主人公往往屬于白人知識分子階層,而在新作中,男主是來自小鎮(zhèn)的普通青年,他的三位情人中也有兩位不是白人。這樣的身份背景,為影片的情感困境提供了別樣風味:咖啡館中的夸夸其談不再成為加萊爾電影的必備橋段,而男主無休無止的獵艷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為自我身份焦慮所引發(fā)的應激反應。
?
另外一層變化,則在于影片對父子關(guān)系的著墨。這不是加萊爾首次刻畫父子關(guān)系(作為一位著名演員,他的父親也曾多次在他電影中出鏡),卻是他對此最盡心力的一次描繪。Luc的父親從始至終都是兒子的人生導師,不強勢不高調(diào),為兒子指引方向。當Luc考上木工學校時,父親的眼中泛出淚花,因為這是他終生未能實現(xiàn)的夢想。
?
Luc在全片中讓情人們遍體鱗傷。被他爽約的Djemila流下了徒勞的眼淚;被他拋棄的Genevieve在用淚水抗爭之后,也不得不接受命運。直到影片結(jié)尾處,深陷三角關(guān)系中的Luc聽到父親死訊,流下悔恨的淚水。這或許預示著他的成長,或許什么也沒有預示,加萊爾不想為我們提供確切答案。
?
《眼淚之鹽》和此前的兩部作品,無疑是加萊爾創(chuàng)作生涯的升華。失去父親之后,他既能理解癡怨青年的無常心緒,又對老者的智慧與責任感多了幾分領悟。對于許多導演來說,步入老年意味著創(chuàng)作力的衰退,但加萊爾是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