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平遙國際影展作為開幕影片首映的《漫長的告白》(2021)是張律自2000年當導演以來第一部商業(yè)性質的、有上院線計劃的華語電影。如果沒有發(fā)行方的參與,這部電影本來叫《柳川》。原片名非常張律,此前他90%的電影作品都以故事發(fā)生地為片名,比如《重慶》《豆?jié)M江》《慶州》《福岡》。
《漫長的告白》主體部分拍攝于柳川,一座日本小城。電影主題提煉起來會很俗套:一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中年男人要去看身在異國的初戀,他叫上自己已婚的哥哥一起出發(fā),哥哥是自己那位初戀的前男友。
三人或多人同游,出游的沖動來自對近二十年前感情的無法釋然,這個故事模式張律很喜歡。他曾調侃這就是“陳詞濫調的愛情故事”?!稇c州》(2014)有兩男一女在慶州王陵同游?!对侚Z》(2018)的男主角和前輩的前妻到群山旅游,和一個中年民宿老板又發(fā)生故事?!陡罚?019)里一對師兄弟多年前因為喜歡上同一女生而分道揚鑣,人到中年時大學的記憶再度來擾,從首爾到福岡,兩男一女展開憶舊?!洞簤簟罚?016)原本的片名就叫《三人行》。張律在采訪中說過,他拍著《三人行》想,這是在干嘛,是做夢嗎?“后來完全就是一種不自覺的,一步一步往那里去。”這個回答用來解答部分觀者對《漫長的告白》邏輯上的疑惑也行得通。立春和立冬(分別由辛柏青和張魯一飾演)人到中年,往昔回憶造訪他們,他們不由得前往柳川。
《春夢》的女主角在韓國水色驛開一家酒鋪,日常和三位愛慕她的男人聊天?!堵L的告白》中也有非常類似的場景:三個男人分別倆倆詢問、確認過對方是否對女主角(倪妮飾演)有感情。
如上所述,《漫長的告白》在各方面都與張律以往電影一脈相承。
張律出生在吉林延邊,祖輩是韓國移民,他讀延邊大學,后來又到北京生活,到韓國教書。由于個人復雜的生活背景和經歷,他的電影主題常常關乎鄉(xiāng)愁、在外游蕩,以及追尋身份認同的執(zhí)著(或展現這種追尋的失敗)。他的第一部短片《11歲》(2001)里就表現了初到邊境的小男孩如何不見容于當地的同齡人團體;《芒種》(2005)和《豆?jié)M江》(2010)的故事都發(fā)生在延邊的小鎮(zhèn)或村莊;《里里》(2007)的背景是中蒙交界處。
《漫長的告白》里,作為女主角的柳川和作為地名、空間的柳川重疊(本來還有作為片名的《柳川》)。幾位主角都是中國人,但柳川身上依然有張律以往作品中強烈的不定性。從她與立春、立冬的憶舊中可知,她和家長從外地(聽口音是南方)移居北京,父親出軌后,母親帶她去英國,她在海外二十年,之后一位對她有意的日本柳川男人向她表白——“你的名字是我的家鄉(xiāng)”,因為覺得有趣,她任性地來到了柳川,在清吧駐唱。
張律喜歡多角關系,一年前接受我們采訪時他說,生活就是曖昧的,一切關系都是多角關系。他不想像好萊塢一樣創(chuàng)造一個明晰的東西。柳川與立春、立冬及那位柳川男人的關系也是曖昧的。立春少年時和柳川有過短暫的情侶關系,之后他拋棄她;立冬罹患癌癥,對柳川念念不忘,說起二十年前,記憶清晰如昨——片名更改后,本片似乎將視點稍微偏向了立冬。
《漫長的告白》結局抵達的是立冬的死。但這個過程被忽略了。張律的電影里一定會出現不在乎主角死去的人?!洞簤簟方Y尾他讓一個酒屋的客人問了一句,主人死了啊,很可惜。立冬的死訊是立春的妻子告訴我們的,她在對著立冬的老房子敲敲打打要做裝修。立冬死后,故事繼續(xù),對至少一個人而言,立冬不重要。
張律說他喜歡到處逛,每到一個新空間,故事便以外來者的視角慢慢流淌。比起立冬,在柳川這個空間里的所有人物和景觀加起來才更像是張律的主角。片頭在北京的日式酒館里,廚師和立春說起柳川,是一座“空城”,仿佛只有鬼影。之后柳川確實曠然寂寂。立春、立冬,立春、立冬、柳川,立春、柳川,立冬、柳川,一次次在柳川的河上坐船。臺詞很少。和以前一樣,張律喜歡讓鏡頭和人物保持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人先于鏡頭走動,他的鏡頭再遲鈍地跟上,試圖再次對準人物。鏡頭語言靦腆,像他本人性格。
張律在過往作品中常援引詩歌抒發(fā)鄉(xiāng)愁?!短圃姟罚?003)中古詩出現在小偷家的電視里?!睹⒎N》《詠鵝》《福岡》里,電影中人都會念詩。但詩句往往和主人公直接聯系不大(如《唐詩》中,小偷發(fā)呆,聽著《芙蓉樓送辛漸》的朗誦)?!堵L的告白》中柳川幾次唱《秋柳》,這是一首李叔同作詞的美國民謠,曾出現在音樂家小河的尋謠計劃演出中?!熬灰?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勝悲?!辈恢欠裼须娪斑@回要面對院線觀眾的緣故在,柳川對著異國人唱中文歌,吟唱并朗讀這樣的歌詞,情感表露過于直白。
張律在采訪中說過他未老先衰,從小被莫名的鄉(xiāng)愁困擾。他過去的電影里經常出現如下場景:說朝鮮語、韓語、中國話的人無法相互理解,指向的是邊緣地邊緣人的身份認同之苦,故鄉(xiāng)是主角情感的重要歸宿?!堵L的告白》也有這種語言的小小迷宮。倪妮與喜歡她的柳川男人說英語,與北京的兄弟倆說普通話;立冬自己學了兩年日語,偶爾對立春說日語,立春不懂;柳川和酒館老板娘互相傾訴,一人用中文,一人講日語,互相沒有聽懂,但都哭了。
但《漫長的告白》里沒有邊緣地作為故鄉(xiāng),女主角柳川就是立春和立冬的鄉(xiāng)愁。柳川從南方到北京,再到倫敦到柳川,在立冬去世后又回北京,還在飄零、尋找棲息地。從本片的很多細節(jié)看得出張律的精心設計(比如用不同方言對話搭建的場景),仿佛有寓意,但不像他早期的那些電影,人物的際遇背后指向的是對歷史和地緣政治暴力的控訴、對邊緣人的嚴肅敘事。這在《慶州》以后就有明顯轉向,到《詠鵝》《福岡》《漫長的告白》,電影愈發(fā)輕盈。多語言的環(huán)境、異國文化符號還在,但張律好像只是要講一個愛情故事。而這愛情是什么,我們看完電影也很難給出簡明概括。
《漫長的告白》深夜映后談上,張律宣布自己已于一年前從韓國的大學辭職,現在學習走上職業(yè)導演之路。他說他創(chuàng)作時不會有意識地思考電影的主題、類型,而是著迷于“人、空間、我自己的情感以及自然的白日夢”。就像張律其他的電影一樣,《漫長的告白》好像只是列出各種元素,讓觀眾感受。地點、風景、人物交融,呈現某種多義性。
立冬對柳川到最后也沒有表白,盡管片名叫“漫長的告白”。張律曾把電影和觀眾的互動關系說成“你做了愛情的表白,對方接不接受”。他對觀眾在意嗎?他說他在意。但從呈現的結果(電影作品)看,他似乎不在意。就像立冬,心里裝著二十年前的柳川,但柳川對他如何,似乎不重要。
在映后談,一位觀眾問他片子要解決的問題,他沒有回答。在《福岡》之后有媒體問,兩個男人的一場漫游能讓他們達到自我諒解和救贖嗎?我以為張律的回復可以完全挪用給《漫長的告白》——
“這場旅行是跟他們年輕時候的愛情有關。有些問題遺留在記憶里,怎么也得解決一下。就好比說有一件衣服,你穿上的時候覺得某個地方不舒服,總得去解決這個不舒服。但最終有沒有解決是另外一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