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誰會對一部名叫《玉面情魔》的電影感興趣?
這個疑問完全成立。《玉面情魔》這個名字,透著股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味道,而它的原版電影的確誕生在這類小說風頭正盛的年代。1947版《玉面情魔》雖是氣質(zhì)灰暗的黑色電影(Film Noir,一類發(fā)源于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劇情多與犯罪有關(guān)、并表達對世界與人生的虛無/絕望態(tài)度的電影),卻由好萊塢偶像小生蒂隆·鮑華主演,“玉面”二字的來頭也就被輕易破解,我們不難想象它的老式海報被張貼在上?;蛳愀蹜蛟洪T口處的畫面。
但對其英文原名的直譯,才更接近它的氣質(zhì)核心。Nightmare Alley,直譯過來便是“噩夢巷”。這是可以激發(fā)人們無盡幻想的詞語組合,就像許多其他經(jīng)典黑色電影的片名一樣——Lost Highway(《迷失的高速公路》)、Dark Passage(《黑暗通道》)、Inland Empire(《內(nèi)陸帝國》)……兩個單詞簡潔赤裸的組合,美夢與噩夢同時誕生于這團迷霧中。
新版《玉面情魔》,由四年前憑《水形物語》斬獲奧斯卡大獎的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執(zhí)導。但他坦言,自己在創(chuàng)作時對1947版電影參考甚少,靈感更多來自美國作家威廉·林賽·格雷沙姆的小說《噩夢巷》。格雷沙姆的人生足夠傳奇:在馬戲團混過,做流浪藝人,癡迷于各種神秘主義流派,瑜伽、塔羅牌、通靈術(shù)……樣樣沒落下。他靠《噩夢巷》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成功沒有讓他快樂。人格殘破的他,終于被酒精、疾病和神經(jīng)官能癥吞噬。1964年,不堪癌癥折磨的格雷沙姆吞下一整瓶安眠藥片,死時剛滿53歲。
格雷沙姆在《噩夢巷》中傾注了許多自己的經(jīng)歷和噩夢。小說主人公斯坦頓,一開始是跟隨嘉年華劇團在美國鄉(xiāng)間巡演的藝人。他天生善于識人,加上后天的勤勉,立刻掌握了江湖“讀心術(shù)”訣竅,隨后自立門戶,前往大都市演出。他贏得觀眾的喝彩和滾滾而來的鈔票,但這些都不能讓他滿足。在與一位資深女心理醫(yī)生相遇后,他看到了更大的商機:憑借后者泄露的病人機密,斯坦頓掌握了芝加哥所有權(quán)勢人士的心結(jié),并通過“讀心術(shù)”和“通靈術(shù)”,為他們奉獻一場場私人定制的招魂表演,從他們身上榨取巨額傭金。
但與格雷沙姆本人一樣,斯坦頓的靈魂中也有一個巨大的空洞。這個空洞無法被成功與金錢填補,于是在他們?nèi)松胺降却?,就只有不斷增強的刺激,和不斷提高的賭注。斯坦頓明知詭計一旦被拆穿,權(quán)勢人士會將他碾碎,卻依然一次次鋌而走險,因為將他人的情感把玩于股掌之中,是一種令人上癮的感受,這也能讓他暫時忘卻那難以擺脫的自我厭惡。
斯坦頓的自我厭惡從何而來?與許多黑色電影主人公一樣,斯坦頓身上帶有不可告人的陰暗秘密。德爾·托羅的電影,始終未明確交代斯坦頓(布拉德利·庫珀飾)來到流浪劇團之前的人生經(jīng)歷,但通過閃回碎片和斯坦頓與劇團兩位中年導師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已經(jīng)可以管窺斯坦頓的神經(jīng)官能癥:他有強烈的戀母和弒父情結(jié),這顯然源自他在成長歷程中的創(chuàng)傷。
德爾·托羅的這個處理選擇略顯庸俗:千瘡百孔的靈魂不都需要弗洛伊德背書,存在主義式的焦慮恐懼,就足以將一個人吞沒。影片的通俗心理學圖解模式,把其中每個高齡男士都變成了斯坦頓父親形象的延伸,而片中兩個年長于斯坦頓的女性角色——讀心師齊娜(托妮·科萊特飾)和心理醫(yī)生莉莉絲(凱特·布蘭切特飾),則成了斯坦頓戀母情結(jié)的投射對象,這雖使敘事變得高效,卻也讓人物關(guān)系流于干癟單調(diào)。
但在另一個維度上,德爾·托羅把黑色電影所特有的宿命感營造得十分精準。斯坦頓雖然改善了自己的物質(zhì)條件和階級地位,但他的內(nèi)心一直沒有成長:從始至終,他都是同一個自尊程度低下、害怕直面自己、也害怕被他人拋棄的可憐男孩。性格的缺陷,讓他一直在做錯誤的決定:他明明可以遵循倫理,不去害人;明明可以早早收手,適可而止,卻仍篤定而盡職地為自己挖著墳墓。
正因如此,斯坦頓從未逃出那條困擾他的噩夢巷。噩夢巷是都市邊陲酒鬼和毒蟲的聚集地,斯坦頓一直在厭惡和逃避父親,最后卻與父親一樣,變成了面目可憎的酒鬼。流浪劇團經(jīng)常剝削這些酒鬼,通過酒精和鴉片控制他們,將他們囚于籠中,使他們淪為提供獵奇演出的野人。影片曾在第一幕中鋪墊斯坦頓對野人的同情,但斯坦頓絲毫沒有覺察到,后者將是他的最終下場;這種離奇又必然的宿命感,正是黑色電影的神髓。
德爾·托羅的《玉面情魔》被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在內(nèi)的四個奧斯卡獎項,其工業(yè)屬性無疑代表著好萊塢最高水準。影片在攝影、美術(shù)、服裝與表演方面盡皆出挑,上世紀40年代美國的精神氣質(zhì)得到還原,新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流浪劇團泥濘外景和Art Deco風格的芝加哥城市內(nèi)景,都被呈現(xiàn)得無比精準,使觀眾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這個遙遠而迷人的時空中。
若要在雞蛋里挑骨頭的話,《玉面情魔》的缺點則在于過度精美工整。無論是優(yōu)質(zhì)的布景、柔美的光線、平穩(wěn)的敘事節(jié)奏,還是過度合乎邏輯的劇情走向和人物心理,都少了幾分夢魘所應當具有的非理性和失控感。但丟掉了它們,就等于丟掉了夢魘的魂魄:一場過于規(guī)整均衡的噩夢,終歸只是對于噩夢的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