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出版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里,哈利打開巧克力蛙,看到鄧布利多的移動畫片背后介紹:1945年,他因擊敗黑巫師格林德沃而聞名。這是我們第一次知道格林德沃。
鄧布利多在“哈利·波特”宇宙中以德高望重的巫師身份出場、死去,直到J·K·羅琳編劇的原創(chuàng)衍生電影《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2018)推出,我們才目睹年少的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羈絆:他們絕頂聰明,情投意合,意氣風發(fā)地想要重建巫師領(lǐng)導(dǎo)下的世界秩序。
而直到看了今年新上映的系列片之三《鄧布利多之謎》,我們才終于明白,《神奇動物1》(2016)為何用了大量篇幅講述中年格林德沃大費周章地想借他人之手殺掉舊愛鄧布利多:因為兩人多年前曾許下血盟魔咒,讓他們永遠不能互相傷害。
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關(guān)系在《神奇動物》前兩部中只是支線,到第三部,前作中的幾條主線索被莫名地棄之不用,創(chuàng)作者決定面對這個問題:幾十年過去,一對決裂的愛人分別成為受人尊敬、維護和平的教授和臭名昭著的通緝犯、獨裁者,前者希望避免和麻瓜產(chǎn)生沖突(如17世紀魔法界通過的《國際保密法》所規(guī)定的),后者主張巫師該與麻瓜開戰(zhàn)統(tǒng)治世界。人物關(guān)系張力拉滿了,那然后呢?
這就是《鄧布利多之謎》的主線:1930年代,鄧布利多召集委托了一群人——紐特和他哥哥、一個麻瓜、一個法國巫師、一個霍格沃茨教授,秘密對抗格林德沃的黑巫師軍團,阻止魔法世界和麻瓜世界的毀滅。
《鄧布利多之謎》今春上映以來,從全球來看,口碑不算好,“爛番茄”新鮮度僅為47%,也是截至目前“哈利·波特”宇宙中票房最低的一部電影?!毒C藝》稱此片“向我們投擲了大量的曲折情節(jié)、巨大的噪音和多彩的魔法星云,但很難讓人產(chǎn)生緊張感、冒險感,或者任何真正的渴望,我們只是看著一個又一個棋子被移動到位”。
一些普通觀眾看得云里霧里,完全找不到它和前作的聯(lián)系。一大問題是,《神奇動物1》的男一號紐特到《鄧布利多之謎》居然淪為沒多少戲份的配角,女一號蒂娜這次干脆大部分時間只以活動照片的方式出現(xiàn)在紐特的手提箱里。
《衛(wèi)報》的評價——“第一部的一些新奇敘事被錯誤地置于更分散的情節(jié)焦點上,又分散在更大的演員陣容中”——其實適用于導(dǎo)演大衛(wèi)·耶茨的所有作品:溫吞、拖沓,大量人物缺乏交代,支線劇情過多,結(jié)尾又不夠恢弘,在商業(yè)電影與粉絲作品中猶疑不定……這是耶茨的老毛病了。從執(zhí)導(dǎo)《鳳凰社》起,他就把《哈利·波特》后四部拉到口碑低谷。他沒有《小鬼當家》導(dǎo)演克里斯·哥倫布在頭兩部電影里渲染的童話般的糖果色彩,也不像奧斯卡獎獲得者阿方索·卡隆那么別出心裁。粉絲也許看得爽,但普通觀眾不買賬。
當然,《鄧布利多之謎》品相如此也不能全怪耶茨。這一系列可以說是先天不足:《神奇動物在哪里》原是羅琳于2001年出版的一本魔法動物圖鑒,設(shè)定為魔法學校的教科書,作者是神奇生物學家紐特。
人文社引進中文版《哈利·波特》系列時提出的宣傳語是:此書適合9至99歲的人群。“哈利·波特”宇宙在全球火了超過20年,伴隨著哈利成長的除了大難不死、救世之星的宿命,還有他的師友、情愫、校園生活和冒險。
但《神奇動物》不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成長歷險。教科書擴充為電影后,首先像是一場關(guān)于魔法世界神奇動物和老歐洲優(yōu)雅服飾的大型奇觀,盡情展示了貪食金銀珠寶的嗅嗅、機靈的護樹羅鍋、取自《山海經(jīng)》的騶吾……但這個世界(羅琳設(shè)定為1926-1945年)不是通過哈利—— 一個初入魔法世界的好奇男孩——的眼光打量的;它并不輕松、新奇、幽默,而是充斥著成人世界的暗黑、焦慮。
隨著故事發(fā)展,重心一直在游移。第一部講紐特的歷險,但紐特不像哈利和他的好朋友或?qū)κ?,有完整的人物弧光,我們知他熱情、正直,此外只是“一場更大的善與惡之間的戰(zhàn)爭中的一顆棋子”?!陡窳值挛种铩返母叱倍温湓诎屠枥┢澤窀腹?,格林德沃召開集會,把他極端的政治主張傳播到整個歐洲,殺死他的反對者;但這個高潮是由占全片大量篇幅的一系列松散故事強行聚攏、推動而成的——主角配角的感情線、一個法國古老純血統(tǒng)家族的狗血恩怨……主創(chuàng)將這些人和事糾纏在一起,把沖突都留到了拉雪茲神父公墓來解決。
《鄧布利多之謎》的華彩段落則在柏林和不丹,格林德沃成功脫罪,并參與魔法世界最高領(lǐng)袖的選舉。此間,不難看出創(chuàng)作者對二戰(zhàn)的影射。格林德沃在很多方面像希特勒。他宣布要進行種族清洗,善于煽動人心,他的軍團衣著優(yōu)雅整肅。他殺了人,卻得到擁戴——這一場景恰好發(fā)生在德國。格林德沃最終敗于鄧布利多也是在1945年,麻瓜世界二戰(zhàn)結(jié)束之年。
整部電影,也可以說《神奇動物》全系列的矛盾都與此有關(guān),正邪之爭,愛人錯過。主角是壓抑的成年人,活在20世紀最黑暗的年月,觀眾不會想把自己代入誰,也不會幻想收到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
主創(chuàng)似乎默認了觀眾已經(jīng)非常了解所有角色,不再費心交代大家的基本背景。那個能決定正邪力量的選舉對魔法世界如此重要,但電影卻吝于在片中加以鋪墊,可愛的生物分得了太多鏡頭。媒體們這么評價:主創(chuàng)在追逐那條天文數(shù)字的、全球性的、千載難逢的“哈利·波特”成功之龍,但這個衍生系列的每一部新電影都在提醒我們,它們是多么不必要和低劣。
本片原定于2020年上映,因為新冠疫情而推遲到那年秋天才開拍。11月,由于約翰尼·德普深陷與前妻的家暴案訴訟糾紛,格林德沃一角被華納換成麥斯·米科爾森。難得的是,米科爾森的表演居然獲得了苛刻的評論家和影迷公認的好評,堪稱本片最大的亮點。數(shù)家英國媒體評價德普像是滑稽、狂野的邪教領(lǐng)袖,而米科爾森“讓你相信為什么有人會被這個迷人、英俊的巫師所引誘,并為他而戰(zhàn)……他在隱藏自己身份的同時發(fā)揮著公眾魅力,作為取悅、操縱人民的人,有與生俱來的殘酷無情?!?/p>
今年4月,《綜藝》報道,華納表示《神奇動物》最后兩部是否啟動要取決于《鄧布利多之謎》的表現(xiàn)。作為普通觀眾,我不禁疑惑,我們早已知道故事的結(jié)局:《哈利·波特》系列的終章是,哈利殺死伏地魔的19年后(也就是2016年),他的孩子在國王十字車站準備上學,世界和平;我們也知道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必將大戰(zhàn),如果那個終極場景只是《鄧布利多之謎》里兩人魔杖不斷發(fā)出光芒的升級版,《神奇動物》還有必要花大錢(此片的預(yù)算是兩億美元)填充命定結(jié)局前的過程嗎?
但作為這一宇宙超過20年的粉絲,我也愿意把《神奇動物》看作合格的同人作品。紐特和他的神奇動物就像通往魔法世界的破釜酒吧后門,我們通過他們看大半個世紀前的魔法世界。
當我在影院看到嗅嗅,看到霍格莫德村蓋滿白雪的尖頂、有求必應(yīng)屋、學校的大禮堂,看到“攝魂取念”和年輕的麥格教授,我腦海里幾度想起《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第一次進對角巷看到巫師世界時欣喜的笑容,還有《火焰杯》里他看到不同國家的巫師匯聚一堂觀看魁地奇世界杯時那句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I love ma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