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道詳見《看完戛納主競賽紀錄片《青春》后,我們和導演王兵聊了聊》
從《青春》第一個鏡頭起,我就感覺導演很愛他的拍攝對象。女孩在縫紉機前勞作,卻也有嬉戲打鬧的笑聲,伴隨著手機播放的流行音樂。無論工廠里的超額作業(yè)多么辛苦,環(huán)境多么雜亂,鏡頭里的男男女女都是可愛、多情而有活力的。導演很愛他們。
故事剛剛展開了18分鐘,就已經包括了男女初相識、留電話、調情、出去玩、懷孕、爸媽來和老板溝通,要女孩去流產、親家談不攏、一拍兩散等情節(jié)。
這其中的許多人,都像我在采訪中遇到過的小鎮(zhèn)青年,城中村壯勞力。但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靠近過他們,甚至有時候會不知道怎么和他們聊下去。對此,我確有愧疚。而正是《青春》向我展現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辛勞與無聊,他們的每一天,揮灑著青春的活力,也忍受著被壓抑的活力。
有一處鏡頭,我每次回想起就會鼻酸。男青年與母親在同一個廠里打工。有天,一個沒分寸的玩笑惹惱了男孩,雙方都血氣方剛,男孩抄起剪刀就要干架。身形臃腫的母親緊緊抱住他,等他冷靜后,再與對方理論。老板很快就來了,客客氣氣地請母子回去休息。母親擠出一個古怪的笑容示好,她說不去休息,她拉拉老板的袖子示好,又趕緊抹掉快掉下來的淚水。
一貫如此,在王兵的鏡頭里,中國底層百姓苦而無力,卻也韌如蒲葦。
王兵極少用長焦鏡頭,他拍人物特寫就是直直懟上去。被拍攝者不閃躲也不緊張,攝像機就這樣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外界常說王兵非常能融入環(huán)境,與底層打成一片,是個樸實的老農形象。但在這次采訪中,王兵聊了許多他對現代、后現代的思考,邏輯清晰地輸出了他的電影方法。結合他屢獲國際殊榮、多次與歐洲團隊合作的經歷來看,外界僅僅認知他如老農般勤懇守著自己一方地拍攝紀錄片,是遠遠不夠的。
《青春》這片子有些挑人。我和朋友們先后看了,不少朋友都覺得太過漫長,難以忍受,藝術手法太傳統(tǒng)。至于我,不僅看得津津有味,還幾度潸然淚下。
在準備王兵的采訪時,我在上海電影節(jié)看了一部黎巴嫩紀錄片《焦慮貝魯特》,該片后來獲頒了2023年上影節(jié)最佳紀錄片。影片中,第三世界年輕人的痛苦、反叛、迷茫、逃離,四舍五入簡直就是看了部上海紀錄片。關于這部影片,我也與我的紀錄片導演朋友產生了分歧:我覺得可太好了,這素材也太珍貴了,記錄了一代人的精神切面。朋友則覺得主題好是好,但素材單薄,剪輯拖沓,故事也不完整。歸根結底,我是從記錄者的視角去看影片,而朋友是從電影的視角去看紀錄片。我覺得素材珍貴最重要,有記錄性的素材必是最珍貴的。
再一次,王兵展現了最傳統(tǒng)也最有力的記錄方式:用時間換故事。不到山窮水盡,攝影機不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