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兆敦:紀錄片就要實事求是丨逝者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特約撰稿 柳浪 日期: 2023-09-08

(本文首發(fā)于南方人物周刊)

司徒兆敦(1938-2023)廣東,導演、教師

1964年,司徒兆敦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留校任教。1978年恢復高考后,他擔任導演系78級本科班班主任,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胡玫、吳子牛、彭小蓮等人均為該班的畢業(yè)生,他們成為“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回憶,司徒兆敦是改革開放后最早走出去的那批人,拜訪了一些親戚、華僑,在歐美游歷,回國時帶回了一些錄影帶。學生們、各地到北京進修的人、電視臺的編導們,都會去司徒老師家里觀看,或拷貝復制。比較受歡迎的作品有《北方的納努克》《奧林匹亞》《雨》《橋》等,最受歡迎的是《意志的勝利》,在外地被復制到第六版?!斑@些新鮮的養(yǎng)分,構成了中國第五代和第六代電影的基礎?!?/p>

任教期間,司徒兆敦先后開設電影劇作、視聽語言、導演創(chuàng)作、影片分析、剪輯、廣告、紀錄片創(chuàng)作等多門專業(yè)課程。推動、開啟了北電剪輯專業(yè)教育,致力于導演系紀錄片專業(yè)的建設,承擔了該專業(yè)的教學任務。他曾發(fā)表《視聽語言》《影視導演基礎》《世界電影趣聞》《中國紀錄片創(chuàng)作前瞻》等著述,在業(yè)內廣泛傳閱。

司徒兆敦是中國電影界前輩司徒慧敏的長子。1938年冬,司徒兆敦在香港出生,他的童年幾乎在戰(zhàn)爭中度過。新中國成立后,他才來到北京。他回憶:“記得我總是留級,因為是抗戰(zhàn)逃難,每到一個新學校,語言不通,一切都要從頭學起。”

1959年,他考取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yè)后創(chuàng)作過故事片《公社的孩子》《竹》《青山夕照》等,電視劇作品《親人》《楓葉丹丹》等。

由于父親的關系,從影之初他就與荷蘭紀錄片大師尤里斯·伊文思相識。尤里斯·伊文思是紀錄片的開拓者之一,對中國紀錄片的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

1980年代中期以后,司徒兆敦的創(chuàng)作興趣逐漸轉至紀錄片方向,身份也轉變?yōu)榧o錄片推動者。他認為中國應有自己的“紀錄片運動”,他曾說:“電影專業(yè)的教學應從紀錄片開始,因為只有了解現(xiàn)實生活和了解人,才能上升到藝術的層次?!彼募o錄片代表作包括《路》《環(huán)境藝術》《光輝的歷程》《西部娃娃》等。年輕人稱他為“中國紀錄片之父”,盡管他本人一直否認這個稱號。

司徒兆敦有句話廣為流傳:我可以原諒我說錯話,因為我已經(jīng)說了很多錯話,但是,我不能原諒我說假話。他說:“什么是真事、真相、真理?這是我給學生必上的第一課,因為紀錄片就要實事求是。”

2023年8月31日,司徒兆敦病逝于北京。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7期 總第817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23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