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空軍一架CV-22(V-22空軍型號)魚鷹直升機在日本海岸附近發(fā)生墜機事件,導致機上所有機組人員死亡。由于這次墜機事件屬于機毀人亡的特大飛行安全事故,因此美國國防部要求所有空軍、海軍陸戰(zhàn)隊和海軍V-22魚鷹停飛,接受全面的安全檢查。
除了美國軍隊之外,同樣裝備了魚鷹直升機的日本自衛(wèi)隊也下達了停飛令,直到事故調查結果清晰并仔細排查所有的現役飛機是否存在相同的安全隱患后才能復飛。重大事故導致單一機型停飛以排查事故原因,是航空界通用的安全流程。
這并非近年來唯一的魚鷹墜落事件,2023年8月,在澳大利亞一次軍事訓練中,魚鷹出現事故,導致三名陸戰(zhàn)隊員喪生。2022年8月,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員駕駛魚鷹執(zhí)行訓練任務期間發(fā)生航空事故,致五人喪生。當年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也決定停飛全部魚鷹直升機,然而沒想到此后一年多時間里又發(fā)生了兩次嚴重飛行事故。事實上魚鷹直升機自服役以來,發(fā)生過多起嚴重的機毀人亡事故,導致外界普遍對其安全性相當擔憂,安全性困擾自其服役期開始,就一直沒停過。
從技術上看,魚鷹直升機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結構的直升機,該機擁有革命性的傾轉旋翼機,使其較傳統(tǒng)直升機的時速高出兩百多公里,使得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具備更快速的部署能力。2000年左右這款直升機剛剛問世的時候,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一款革命性的直升機,甚至是軍用直升機發(fā)展的未來。
但經過多年部署和使用,魚鷹直升機暴露出很多問題,魚鷹最大用戶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也認為這款直升機存在很多問題。魚鷹直升機設計之初的目標是用來淘汰已經使用多年的CH-47雙旋翼支奴干直升機,兩者最大垂直起飛重量均為22噸左右。不過由于魚鷹的空重大于支奴干4噸左右,其起飛荷載重量也相應減少。盡管垂直起飛的荷載有所減少,魚鷹直升機卻擁有像傳統(tǒng)固定翼飛機一樣的跑道滑行起飛能力,在滑行起飛能力之下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25噸,理論上兩者的荷載總體相當。不過盡管如此,海軍陸戰(zhàn)隊仍對魚鷹的負載能力相當不滿意,主要的問題在于魚鷹如果采用滑行起飛模式,不僅需要起飛點有跑道(降落點不一定需要,空中會消耗掉部分燃油,可能滿足垂直降落的重量要求),而且滑行起飛時無法外掛裝備,因此雖然增加了起飛載重,卻無法吊裝大型裝備。陸戰(zhàn)隊基層普遍認為,支奴干可以在吊裝一門或者輕型裝甲車的同時運載炮組成員或車組士兵,同時還能在艙內拉些彈藥。而魚鷹如果運載了彈藥和操作士兵,就無法吊裝火炮裝甲車,而更多的運輸架次在戰(zhàn)時意味著更多的風險。就垂直投送兵力而言,魚鷹是不如被它替代的支奴干系列直升機的。
另一個讓海軍陸戰(zhàn)隊不太能接受的問題是,直升機在起降的過程中風險最大,非常容易遭到輕武器的攻擊。而魚鷹直升機的兩臺傾轉發(fā)動機在起降階段會阻擋兩側射界,這導致其起降時只有尾部機槍可用于對地火力壓制。陸戰(zhàn)隊員們普遍對魚鷹在敵火力威脅下的起降相當擔憂,畢竟該機存在大量火力死角。更糟糕的是,由于魚鷹的速度高于大部分直升機很多,使得常見的武裝直升機護航模式很難實現。
魚鷹還有一個讓基層使用者詬病的問題是結構過于復雜,因此維護保養(yǎng)都比此前同等載重的直升機麻煩。
與上述問題相比,基層使用者對魚鷹安全性的擔憂反而顯得不那么關鍵,魚鷹10年平均事故率為每10萬飛行小時3.16起,低于海軍除黑鷹之外的其他中大型直升機種,其中包括使用多年的CH-53超級種馬直升機。魚鷹使用的是第一代傾轉旋翼技術,存在很多先天的設計缺陷,改進魚鷹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已經被用于陸軍的V-280勇士直升機項目上,該機不僅更為安全,且起降期間沒有兩側射擊死角,可以設置三面對地壓制火力掩護。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V-280的時速又比魚鷹直升機快了近100公里,與AC-130這類空中火力壓制機種速度相近,可以在其掩護下飛行。美國陸軍在研發(fā)之初就已經準備開發(fā)V-280的武裝型號,將其用于執(zhí)行護航或者對地攻擊任務。
總之,魚鷹作為一款看起來頗為科幻的裝備,具體使用時地位卻一直尷尬,對于美國??哲娂瓣憫?zhàn)隊而言,逐漸淘汰掉這款不夠完美的新技術武器,采用更新或者更扎實的裝備替代,無疑是更實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