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打動我的一首詩是戴望舒寫的《蕭紅墓前口占》,詩很短,卻又那么意味深長。大學讀了中文系,《生死場》、《呼蘭河傳》都列在必讀書里邊。這些年做記者,有好幾次,受訪者都說到自己喜歡蕭紅。比如《太平輪一九四九》的作者張典婉,她從臺灣來到大陸,特地跑到黑龍江去看呼蘭河是什么樣子的,都是因為蕭紅植入心中太深。
我在準備寫蕭紅的時候想到——去一趟呼蘭河?!昂籼m河”這個名字好吸引人,有一種僻遠之地的粗礪之美,類似于“邊城”。這次尋訪蕭紅的旅程是美妙的。許多我在文章里對場景的描寫,就是在現(xiàn)場用手機敲的。比如在瑪克威商廈對面的小攤上,在去呼蘭的大巴上,在蕭紅故居門口,在呼蘭河邊……那種面對實景、直接描述的感覺真是好,仿佛一百年前的微風一直輕拂至今。
文章的結(jié)構(gòu)上,臺灣一部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給了我啟發(fā)。這部獲得金馬獎的紀錄片一共用了21條線索來講述作家王文興的生活。我就想,能不能也用多線索呢?在封面的體量里,也能夠容納下多線索的敘述。
另外,我在電影院里看了跟拍《黃金時代》的紀錄片《她認出了風暴》。這部紀錄片拍得很好,其拍攝手法仿佛在充滿了“間離”的電影基礎上,進行了又一次“間離”。我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就琢磨,我的文章可以在文字上再一次“間離”。
這是一次實驗性寫作,多條線索同時展開,線索大致有歷史上的蕭紅、電影里的蕭紅、蕭紅的作品、蕭紅的故鄉(xiāng)、李檣、許鞍華,甚至我對蕭紅的認識脈絡。這些線索形成了織體,類似電影里時空交錯的結(jié)構(gòu)。我把稿子發(fā)給編輯之后,他給我回了一條微信,說看了稿子,像是吃了好大一碗飯。這大概是我想要的效果。這一次,我不想讓菜分開在3個盤子里吃,我放到了一個大砂鍋里。怎么說呢,有點像廣東的盆菜,鍋里品類眾多,但面目清晰。當然,不能每次都吃,所謂的實驗性也只是偶爾為之的事情。
采訪中,許鞍華有一段話觸動了我:“無論是寫東西還是拍戲,你不做新的東西跟冒險,其實你不停地在做你已經(jīng)成功的事,那有什么作用呢?”
任何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突破邊沿都是冒險。蕭紅也是冒險,那時候,沒有人那樣寫小說。這讓她在幾十年后才獲得應有的聲名。這也是我們面臨的選擇,你選哪一條路?
制作《黃金時代》這樣的片子需要勇氣。坐到電影院里去的人,應該從未看到過電影是這么拍的。
我在采訪李檣之前,還沒有看電影,只看過大量的蕭紅資料。在海量的信息里,我有我的困惑:太難把握了。蕭紅是獨特的作家,她的作品幾乎完全來自于她的生活,其中的虛構(gòu)性大概也就是把現(xiàn)實中人物的名字換了而已。她是在寫她自己。她的朋友許多也是作家,留下了大量回憶她的文字。這些文字對某些事情的描述甚至是相反的。在采訪時,我和李檣有很多興趣點是相似的,就是怎么去表現(xiàn)歷史的不確定性或者虛無性。更大一些說,人類本身或者這個世界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被認識?這其實也是李檣和許鞍華要表現(xiàn)的。李檣說,好的藝術品應該提供反思。
顯然,這部電影是一個冒險,作為藝術品的冒險。幾乎所有好的藝術品都是冒險。法國哲學家阿蘭說,藝術品不屬于實用范疇。評判一件藝術品的價值,應該看到的不是它能在哪些方面服務于我們,而是看它讓我們擺脫怎樣的思維定勢。我想,《黃金時代》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
這次寫作的感受很好。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時間的旅行者,在不同時空的不同層面中穿梭,很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