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發(fā)生了一件讓人不禁莞爾的事情,教皇坐車出巡時獲熱心人特別奉上一個意大利薄餅,讓他一解相思。
教皇方濟各日理萬機,根本沒有太多私人空間,當(dāng)他接受訪問,被問及最懷念的是什么時,他說:“唯一希望,找一天低調(diào)出外,在無人認(rèn)得我時,到薄餅店吃一塊意大利薄餅?!?/p>
那不勒斯一家薄餅店Don Ernesto 的店主Enzo Cacialli 聽到教皇這個心愿后,趁教皇3月21日到訪當(dāng)?shù)?,站在敞蓬專車上向民眾揮手時,向他送上一個精心特制的“教皇薄餅”,餅面用面團拼出意大利文“教皇”字樣,又用黃車?yán)迩褔?,象征梵蒂岡國旗?/p>
教皇也親民,見到Enzo Cacialli 遞上薄餅,沒有驚慌和抗拒,反而用雙手接過來,面露笑容表示多謝,欣然接受了這份窩心禮物。
到那不勒斯時收到薄餅,也屬順理成章,因為那不勒斯本來就是意大利薄餅的發(fā)源地,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但當(dāng)時只單純是餅,并沒有加上配料,有點就像我們中國北方的大餅。
有讀者可能心里嘀咕,這位店主也未免吝嗇了點吧!畢竟薄餅是呈給教皇,卻只有面團、芝士和車?yán)迩?,連鎖意大利薄餅店如必勝客(Pizza Hut)的都豐富得多,火腿、香腸、肉醬、雞肉、芝士、菠蘿等什么餡料都有,哪會像這個薄餅般寒酸。
其實那不勒斯這個薄餅老祖宗的薄餅,講求的就是原味,材料越簡單越好,面團加西紅柿就能烤,只要面團發(fā)得好,西紅柿夠新鮮,便十分美味,加上橄欖、羅勒、芝士也可以,頂多再加火腿,切忌貪多。當(dāng)薄餅從烤爐拿出來,散發(fā)著面皮和西紅柿的樸素香氣,吃進嘴里,面皮夠熱夠脆,西紅柿酸甜適中,那便是人間美味。這種純樸,就是那不勒斯人最引以為傲的味道。就像一位美人,本就不用庸脂俗粉來多加修飾,否則只會壞了那份天生麗質(zhì)。
制作薄餅時,師傅會把搓好的面團又揉又轉(zhuǎn),變成一張薄餅,看著他表演,就像看中國師傅把面團弄成面條或燒餅一樣,令人目不暇接。
我們在連鎖薄餅店吃到的,大都是美國化了的意大利薄餅店,特點就是加入各式各樣的餡料,琳瑯滿目,但亂七八糟一大堆東西,餅皮反而成了配角,讓人吃不到餅皮的味道,這也反映了美國人的作風(fēng),凡事貪多務(wù)得,但在老祖宗那不勒斯眼里,未免太過煮鶴焚琴了。
說回教皇方濟各,除了薄餅之外,他還喜歡吃些什么?
近日,梵蒂岡教廷的瑞士衛(wèi)士團成員兼廚師David Geisser出版了一本德文烹飪書,透露了教皇方濟各和上兩任教皇本篤十六世、若望保祿二世的心愛食物。
教皇方濟各原藉阿根廷,嗜甜,喜愛一種傳統(tǒng)阿根廷甜品焦糖牛奶布丁(dulce de leche),那是一種十分甜的甜品,做法是把牛奶加入砂糖慢慢加熱,讓糖分焦糖化,因此顏色也會變成咖啡色,到冷卻后,就會像太妃糖般粘稠。教皇還把這種甜品引進梵蒂岡餐單。
另外一種經(jīng)他引進梵蒂岡的傳統(tǒng)阿根廷食品,是拉丁風(fēng)味焗餡餅(empanadas),那是一種半月形的餡餅,以肉(牛肉、雞肉、煙肉、香腸都有)、芝士、洋蔥和蔬菜等作饀,在南美大街小巷到處可見。
第三種是“colita de cuadril”,英文為tri-tip steak,即三岔肉 (盆骨前肌,近腹腿肉)。
另外一位教皇,原藉波蘭的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則喜歡吃波蘭餃子(pierogi)。這位教皇在1981年曾經(jīng)遇刺,康復(fù)期間,想吃的便是這種餃子。這種餃子外形與中國餃子差不多,餡料分菜餡、肉餡、芝士餡三大類。波蘭人會用沸水煮熟餃子來吃,也有在熟后用洋蔥和牛油煎成金黃才吃,就像中國人的鍋貼。當(dāng)然兩國也有不同,中國人會以餃子蘸醬油、醋來吃,而波蘭人則會蘸酸奶油。
原藉德國的本篤十六世,則愛巴伐利亞菜,如以蘭克福香腸加蔬菜的沙律(wurstel salad),以及焗櫻桃配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