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記 | 臺灣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文 / 佟珊 日期: 2018-01-03

探索紀錄片商業(yè)化的可能

入秋后的臺北早晚多了一點涼,但白天還是有明晃晃的陽光,照亮一片蒼翠的綠。偶爾下一點小雨,有人撐傘;也有人不撐傘,隨性地來一場雨中漫步。就在這樣一個夏末秋初的季節(jié),一群年輕的華語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齊聚臺北,共赴一場紀錄片盛會。 

2015年9月19日,臺北中正區(qū)的青少年活動中心10樓,一年一度的CNEX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CCDF)拉開帷幕。經(jīng)過前期征選,來自海內(nèi)外的17個優(yōu)秀提案在這里齊齊亮相,與32家投資、發(fā)行機構(gòu)見面。入選本次大會的提案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大陸,涉及題材廣泛,包括聚焦“腦癱詩人”余秀華命運與人生的《搖搖晃晃的人間》;講述雙胞胎活佛少年成長故事的《寂靜生長》;關(guān)注中國男同性戀生存狀態(tài)的《黑暗王國編年史》;呈現(xiàn)新疆維族小學生足球夢想的《足球小將》。這些提案大多以講述個人的生命故事為主,但也通過人物命運映照出中國社會的變化與現(xiàn)狀。

整場提案大會的小高潮來自《黃河謠》,一個講述西北民謠歌者尋夢故事的提案。當主人公張尕慫懷抱三弦登臺獻唱時,臺下的評審與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如此獨具匠心的設計也讓這部原本就制作精良的紀錄片脫穎而出,最終拿下本屆提案大會的“最佳提案”獎。紀錄片主人公的登臺獻唱,似乎更加清楚地表明,提案作為一場秀的本質(zhì)。

在這樣的提案模式里,紀錄片本身更像是一件商品,由供應商(創(chuàng)作者)展示,并與購買者(發(fā)行商)討價還價。這一方面給創(chuàng)作者帶來更多的籌資與合作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對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的擠壓。如何平衡其中利弊,需要每個提案者心中有一把自己的標尺。

提案大會開始的當晚,2015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在臺北華山文創(chuàng)園區(qū)的光點影院拉開帷幕。除了華語紀錄片從業(yè)人員,影展也吸引了不少普通市民觀眾,像《少年*小趙》、《沖天》這樣的熱門片目,開幕當天已有場次門票售罄。

同行的臺灣友人告訴我,其實像這樣的影展,大大小小加起來,在臺灣超過20個,除此之外,還有四百多部院線影片。如此豐富多元的觀影選擇,某種程度上打開了本土觀眾的觀影視野,也為紀錄片培養(yǎng)了一定的影院觀眾。

2004年,吳乙峰的《生命》登陸臺灣院線,意外奪得當年臺灣國片票房冠軍,也讓更多本土創(chuàng)作者看到了紀錄片市場化的可能。此后,臺灣每年都有一兩部紀錄片取得不錯的票房,其中也包括被大陸觀眾熟知并喜愛的《不老騎士》。兩地對照,也讓人意識到,臺灣紀錄片商業(yè)化走到今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包括本地創(chuàng)作者用紀錄片講故事的嘗試,臺灣公共部門對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資金支持,營銷公司在紀錄片市場化營銷上的探索,諸多影展活動對本土觀眾的培養(yǎng)與熏陶……

巧的是,離開臺灣的那天早上,我在電影院看了一部當天剛上映的新片,《太陽的孩子》。這部講述花東原住民部落復育梯田的影片,故事原型就來自一部名叫《海稻米的愿望》的紀錄片。走出放映廳,看到等候下一場的人群,他們之中有退休的長者,有年輕的戀人,有國中生模樣的少年。以多元的觀影選擇培育本土觀眾,用紀錄片來挖掘優(yōu)秀的故事原型,臺灣的嘗試讓我們看到了紀錄片商業(yè)化的更多可能。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4 第818期 總第818期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