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派使者到鳳翔迎佛骨入宮,留三日后再送往佛寺。這個舉動,引發(fā)國中信佛大潮。韓愈看不下去,寫文章勸皇帝停止佞佛,并建議將佛骨燒毀。唐憲宗閱后大怒,要將韓愈處死。這個處罰,朝中大臣以及貴戚們都認為太重了。經(jīng)重臣裴度等人的勸阻,唐憲宗改將韓愈貶為潮州刺史。在赴潮州就任的路上,韓愈的侄孫韓湘前來送別,于是有了這么一首詩。此時韓愈已經(jīng)年逾五旬,是以詩中有“殘年”之說。
詩題中的“示”,常用于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如果是晚輩寫詩文給長輩,則不能用“示”,而宜用“呈”或“奉呈”。奉字是敬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仍會使用,例如:無可奉告。值得注意的是,“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這一句里的“擁”字,今日讀成平聲了,但它的古音是仄聲,在古詩文里應(yīng)讀yǒng。
這一首詩,與其說是韓愈寫給侄孫的,還不如說是寫給唐憲宗看的,尤其是“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兩句,明白地托出了自己在這個事件中的用心。所謂“弊事”,指的就是皇帝迎佛骨之事;而“肯”字的意思是“豈肯”,意謂自己不會只考慮保全一身而不理會國家大事。韓愈在《伯夷頌》一文里,說當(dāng)時有一些所謂的士人,“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馀;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睂⑦@些表現(xiàn)反過來,就是韓愈所推崇的特立獨行之人格。在諫迎佛骨這件事上,韓愈無愧于他所說過的話。
第三聯(lián)描繪前途險惡,最后以不知能否從潮州生還的憂心作結(jié)??创嗽姾蟀氩糠炙l(fā)出的憂懼氣息,可以隱約感受到,唐朝時的廣東是何等險惡之地。這首詩的妙處,在于先述說了為國家鞠躬盡瘁的心志,然而以恐懼前程的心情收尾,令人讀后或會想到,對韓愈的處罰,是否過重了?
古詩文里的“敢”、“肯”等字,用意很微妙,往往表達的是“豈敢”、“豈肯”的意思。例如王安石七絕《烏江亭》:“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這首絕句說的是項羽的故事。杜牧說,“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不認同這個說法,而是認為項羽敗局已定,頹勢難挽,江東子弟雖然還在,卻是不會與項王卷土重來了,這里的“肯與”,是“豈肯與”的意思。
韓愈刺潮一千多年后,抗英有功的林則徐被清朝貶到了新疆伊犁,出發(fā)時,林則徐在西安與家人告別,寫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兩首七律,其中第二首的頷聯(lián)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兩句詩傳頌至今。與韓愈一樣,林則徐的這兩首詩,也不僅僅是寫給親人那么簡單,更是在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心跡。
從風(fēng)格上看,《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不是純?nèi)坏奶迫顺U{(diào),因為不夠含蓄雋永,比如“欲為圣明除弊事”一聯(lián),將心緒傾瀉無遺,不免欠缺了馀味。但如此詩句,又實在很痛快。宋人敏銳地感覺到這種特質(zhì)的可貴,他們將杜甫的沉著、韓愈的痛快融入一爐,發(fā)揚光大。譬如蘇舜欽的詩:“男兒生世間,有如絕壑松。誤為風(fēng)雷傷,不與匠石逢?!辈患俚耧?,然而自有磊落奇氣。這種路數(shù),到了蘇軾、黃庭堅那里,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這種沉著痛快的詩風(fēng),表面看是無須妝點,骨子里卻對作者的人格與學(xué)問要求很高。韓愈辟佛一事,在學(xué)術(shù)上或有討論的馀地,此處不論,單是看他身上那種堅守信仰的力量、敢于直犯君王的勇烈,就足以彪炳千秋。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不是林則徐而是一個貪墨之徒寫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那將不是佳句,而是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