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影圈有個公認的說法:導演何群在第五代影人里可能是最不英俊的,但是最真誠的。校友李少紅跟何群最后一次相見,是在2016年北京電影學院校慶上。何群看上去瘦得可怕,還是跟以前一樣愛開玩笑,說起最近拍戲,他說有個演員抽血暈血,他就當替身拍了特寫。結果醫(yī)院找來劇組問,“這管血是誰的?腎都完蛋了還拍!”何群模仿起醫(yī)院工作人員的口氣。李少紅當下就勸何群別把自己的身體不當回事。不料一語成讖。
61歲離世,多少有些令人出乎意料,但這個結果也有跡可循——拍戲以較真出名的何群操勞了一輩子,身體都被折騰壞了。據說在片場,凡事他都親力親為,每個鏡頭反復推敲,常常要拍個七八條才過——也因此,何群得了個“何八條”的綽號。
何群喜歡折騰劇本,跟他一個劇組的演員沒少受折磨。他非常講究戲里人物的邏輯關聯(lián),常為了一個細節(jié)跟演員討論半天。擔任電影《大閱兵》美術指導時,何群要求王學圻、孫淳等幾個主演去部隊體驗生活,演員在太陽底下暴曬,脫掉幾層皮,還不能化妝,何群為此感到滿意,“這樣站在部隊里就和其他真正的士兵一樣了。”
1982年,何群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78級本科畢業(yè)。后來,作為攝影、美術、導演“鐵三角”的代表人物,陳凱歌、張藝謀、何群三人一同開創(chuàng)了中國第五代電影的美學風格。在三人合拍的第五代開山之作《黃土地》中,何群是美術指導,一度為一擔水跟陳凱歌較勁。何群十分注重色彩與構圖,用色在當時可說頗為大膽。
大多數美工轉導演都不成功,何群算是例外。他在1988年完成了導演處女作《嘩變》,此后近三十年里,他橫跨電影、電視,先后執(zhí)導過《西行囚車》《烈火金剛》《鳳凰琴》等電影。離世前最近一部導演作品是2014年的《養(yǎng)父的花樣年華》。
由于何群是個說段子的高手,人們尊稱他為“何爺”。在攝制現場,只要哪里爆起笑聲,何群肯定在那。被拿來說段子的包括他的兒子——何群叫兒子何苦來,并跟朋友吹牛說,何苦來不到一歲就可以一尿三米遠呢。
何群還真的有表演天賦。在2001年熱播的電視劇《大宅門》里,他扮演那個清末當鋪的掌柜。劇中他拿著白景琦的那件裘皮皮襖,喊道:“當,蟲吃鼠咬、光板無毛破襖一件兒?!蹦巧駪B(tài)、那腔調,把舊社會當鋪商人奸詐、油滑的嘴臉勾勒得惟妙惟肖。
善良應該是一個人最被懷念的品質。童年好友張大偉說,何群是個有膽識的人。文革期間,張大偉家中被抄,生活一度困難。某天早晨,張媽媽準備冒著危險去買菜,發(fā)現大門口放著一筐菜……這種事卻發(fā)生了好幾次。后來大家發(fā)現,夜里悄悄送菜的正是何群。
不難理解何群的人緣為何如此之好。盡管多年沒再合作,1月4日何群的追悼會上,陳凱歌、張藝謀、李少紅等人悉數到場。曾在電視劇《茶館》里與何群合作過的陳寶國邊掉淚邊說:“他到這個年紀還這么拼命,不應該的。好人應該長壽。”